不久前按月配资平台,上海迪士尼又放大招了,推出的新展览“皮克斯奇旅”刷屏了。
明星欧阳娜娜和曹骏出现在了展览现场
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七部深受喜爱的经典影片串联起整个展览。皮克斯,这个用想象力与科技编织梦境的造梦工厂,早已将一个个关于成长、勇气、家庭、梦想与爱的故事,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灵深处。
走进迪士尼,你会看到奇妙的景象,很多时候这里的成年人比孩子多,他们玩得比小孩还快乐。小部分人来这里遛娃,大部分人来这里解压,其中更有一批追星的人,来看“女儿”的人,来求一个“空气抱抱”的人。
到底还有谁会说动画、玩偶、手办、卡牌是小孩子的东西?在这个崇尚理性主义的时代里,成年人才是更需要“情绪伙伴”的人。
还记得几年前,凌晨三点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外大排长龙,人们等待着一只粉色小狐狸的“上班”时刻或者是她衍生品的发售。有人甚至提前六小时就位,只为换取与玲娜贝儿短短30秒的拥抱互动。数据显示,迪士尼中国授权消费品近年取得了两位数增长,其中毛绒玩具销售连续三年保持50%的平均增长率。继迪士尼的川沙妲己玲娜贝儿之后,最近,很多人都说他们把此生的最疯狂都献给了一个“丑娃娃”。但人们爱的就是她不够标志美的可爱。
在不确定性和压力下,年轻人渴望心灵慰藉,毛绒玩偶、疗愈香氛、手工DIY等治愈好物成了他们的心灵寄托。有一份新出炉的《2025年轻人情绪消费趋势报告》更能说明情况:数据显示,88.2%的年轻人觉得自己处于有压力状态,而消费成了他们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,近9成消费者认为消费有助于缓解压力,超6成消费者觉得消费是取悦自己的方式,消费不再只是满足物质需求,而是成为了情绪调节的手段。当现实的人际关系复杂难测,年轻人似乎找到了更轻盈的陪伴方式。
比如,原本用来陪伴孩童入睡的Jellycat,它现在的消费主力已经变成了迷恋毛茸茸的成年人。
“小而可爱”的Chiikawa热潮前段时间席卷了日本与中国。日本的年轻人说喜欢Chiikawa的原因是“努力却得不到回报、总有突发噩耗……现实生活越来越难熬,(很多动画片)仍然很快乐、很圆满,但事实并非如此,而Chiikawa反映了这种‘人性’。”
最近风口浪尖上的Labubu,有人喜欢它也是因为够“看起来不好惹”,尖牙、异瞳,兼具“丑萌”与暗黑风格,被解读为\"对抗社会规训\"的象征,“它像极了加班到崩溃还强颜欢笑的我自己”……因此,我们能感觉自己的某些情绪被表达,然后被接纳了,慢慢地就此消解。人们购买的正是这个“表达-接纳-消解”的过程。
也许你自身也感知到这种变化的发生。
我们正从“占有”的消费主义,
走向“拥有”的存在主义。
在我看来,所谓的“情绪经济”的本质是“拥有一个接纳我所有情绪的伙伴”,只不过获得ta的途径是购买。但这并不影响我和ta之间的关系,以及ta带给我的意义。每一个“情绪伙伴”的背后都被赋予了戳中现代人心趴的设定:丧、不乖、不爱顺从、疗愈、自我……好像没人再喜欢童年记忆里那个乖巧可爱但任人打扮的娃娃了。
当然,在这轮从未有过的“情绪经济”浪潮中,也不光涌入了追求“心价比”和“精神伙伴”的年轻人,还混杂着掮客和买手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预测谁是下一个“情绪伙伴”界的其中顶流。会是CRYBABY吗?在6月中下旬时,二手交易平台上,CRYBABY系列的成交均价在30天内上涨了超过30%。连泡泡玛特投资方嘉御资本创始人卫哲都在不久前对外表示,他预测在LABUBU之后,下一个爆款IP将是CRYBABY。
总之,“情绪”似乎将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绝对核心词。那么,现在是谁开始重视起自己的情绪了呢?
从迪士尼“女儿经济”到泡泡玛特的盲盒狂欢,再到名创优品草莓熊的私域爆款,这些没有故事支撑的IP何以让年轻人如此疯狂?情绪经济已成长为万亿级消费蓝海。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情绪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,其中年轻女性构成核心驱动力。
这背后更深一层的逻辑其实是一场静默的消费革命:
我们正从追求性价比的“物欲时代”,
迈入看重“心价比”的情绪经济纪元,
是一场“精神疗愈”运动。
年轻人以“真实感受”为标尺重构消费逻辑,而在这场变革中,女性消费观念的转型尤为耀眼,当传统的人生脚本被重新书写,“悦己消费”的哲学正在重塑整个商业生态。
相比男性在消费里更看重的功能性,女性更倾向于将购物视为“自我照顾”(self-care)的方式。抖音数据显示,女性用户发布“治愈好物”相关内容的比例是男性的2.3倍,她们更愿意分享那些带来瞬间快乐的小物件。
2024年我国结婚率创历史新低,30岁以上单身女性群体五年增长17%。“小幸福哲学”蓬勃生长——一杯联名奶茶、一次玩偶合影、一个限量版盲盒,这些在上一代人眼中“不实用”的消费,却成为当代女性对抗焦虑的可选择方式。豆瓣“玲娜贝儿”小组中,一位32岁未婚用户的发言获得高赞:“给虚拟女儿买裙子比相亲有趣多了,至少它不会judge我的年龄和收入。”
当女性主义的热度逐渐降温,它似乎以一种更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始影响世界。在传统叙事中,女性被期待成为温柔、顺从的“完美客体”,而如今,她们通过选择“情绪伙伴”,重新定义了自我与世界的连接方式——可以是暗黑的、叛逆的,甚至是不被规训的。未来的IP流行会更迭,但这场轰轰烈烈的“情绪消费”,或许早已悄然改写了商业与性别权力的规则。
编辑:Yijie
设计:乐乐
尚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